中新網8月7日電 近日,在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爭取連任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的選戰中,其華裔妻子、SD記憶卡前聯邦勞工部長趙小蘭受到民主黨自由派的種族主義言論攻擊。美國《世界日報》6日就此刊發評論文章指出,美國社會開放、自由只是表象;即使華裔已入籍,但只是法律狀態和保障而已,我們未必能擺脫“外人”標簽。
  評論指出,華裔移民美國後,取得綠卡或入籍後,常自期應儘量融入主流,成為美國的一部分。但有些案例讓人感覺,這種自期有時是空想。曾任布什政府勞工部長、傑出華固態硬碟人趙小蘭,日前被民主黨策士認為“是亞洲人,不是肯塔基州人”,就差沒說出“她是外國人”了。
  趙小蘭祖籍上海嘉定,8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是美國第一位華裔部長,也開創華裔女性入閣先例。她嫁給肯塔基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麥康奈爾,出入白宮、國會山莊,在政壇很活躍SD記憶卡,英語流利沒有口音,只是外型仍是亞裔面孔。
  評論稱,照理這樣一位成功融入美國,變“純正”美國人太太的美籍華人,是移民成功的典範,也是“新美國人”。但連號稱自由派、態度更開放的民主黨人,其競選推手凱西·格魯伯(Kathy Gr新竹買屋oob)都能發文指趙小蘭是亞洲人,不是肯州人。雖然格魯伯涉及種族歧視的文字被批評後,趕快刪除這段文章,並道歉自責,這種政治宣傳愚蠢,卻改不了這個社會還有很多人視華裔、亞裔為外人的事實!
  評論表示,居住美國久的華裔常有一種猜測,美國白人或許外接式硬碟有潛規則,在其他族裔面前不敢談種族歧視言論,但在自己人面前就肆無忌憚;私下聊天、開玩笑都拿其他族裔開涮。
  這種旁若無人和潛意識中的種族觀念,常不自覺間流露。ABC電視臺“殺光中國人”、Fox新聞台喊中國人Chinamen、說趙小蘭不是肯州人和美國人,就是類似的言行和心態。
  當然,我們寧可相信這些言論,只是少數人的偏見。主流社會也視種族歧視作為不合時代潮流、不符社會規範的偏差、不道德行為。但趙小蘭例子還是提醒我們,不能太理想化,美國社會開放、自由只是表象;私下裡,無論共和黨、民主黨和獨立人士,未必真正視亞裔、華裔為美國人。即使我們已入籍,但只是法律狀態和保障而已,我們未必能擺脫“外人”標簽。
  從這個推論出發,似乎宜避免自認是百分之百美國人。因為膚色、語言、文化、觀念等方面,“美國華裔”和“美國人”之間還是有差別;我們不喜歡成“二等公民”,但移民來美國寄人籬下,有所得必然有所失,被認定為外人就是“失”的部分。
  評論最後強調,話雖如此,華裔熱心投票、參與小區、參政還是絕對必要,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扭轉這些偏差。  (原標題:美國開放自由被指僅為表象 華裔入籍後仍難獲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v88wvgz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